「兄弟、父親」

共享親職服務社工

黃保威

 

「兄弟、父親」

隨著時代的轉變,現代社會期望新手爸爸除了可以分擔教養子女的職份,更可以放下父母的身段,耐心聆聽孩子的心事。以下的故事是筆者(下稱小編)最近與小兒相處中的一份體會。有一晚,當我按時擔起書僮的角色,與兒子閱讀兒童版的「三國演義」,直至看到劉備、關羽、張飛在桃園結義的一幕,三位歷史英雄在桃園豪氣舉杯......


這一幕的「結拜」,為我兩父子的關係,加添另一重角色,就是「好兄弟」。最開初時,大家無論在家中或是街上都以兄弟相稱,感覺陪感親切,亦有種無言的親和感。而「兄弟」相對「父親」是少了一份長輩的隔膜,因「兄弟」之名,我兩多了相處和互動的機會,自己都學習放下父親的威嚴,調節對話時的態度和語氣,學習做一個現代版的新爸爸。直到一次,小兒撒嬌,要求工人姐姐幫他收執地上的玩具,經常提醒自己不做「苦爸、苦媽」的小編,即時制止工人姐姐的好意,要求小兒負責執拾自己的玩具。


小兒 : 「你唔係我兄弟架咩? 兄弟要互助幫忙嘛!」


小編 : 「做兄弟係要互助幫忙,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,爸爸是有責任教好你的,明白嗎?」
    

小兒 : 「咁我唔要你做我爸爸啦,你做我兄弟得啦!」


小編 : 「…」


事件令小編一再反思父親角色的界線,如前言所提,現代版的新爸爸不可以再用「我講你要聽」的單向管教方式,要嘗試放下身段走入子女的世界,了解他們的需要,成為他們的「超齡兄弟」,貫通兩代處理的秘道。說來容易,知易行難!當觸及到需要履行父親管教的角色時,就要來一個華麗轉身,執起管教的權杖,曉以利害。此等轉變,對於成年人都易於適應;但對小孩子來說,他們未能辨識身份的逆轉,何時是「父親」? 何時是「兄弟」? 


當界線變得含糊,亦令他們無所適從,原本親密的玩意,偶爾成為父子衝突的戰場。小編要學習角色的定位之餘,亦讓小兒認識原來這個「超齡兄弟」都需要有界線的。而狄志遠博士表示(《星島日報》師家版「爹哋媽咪話」2016年4月27日)「父親」其中一個角色及任務是建立孩子的正確價值觀及規範。事實上小兒仍在學習紀律的階段,要有清晰及明確的指示與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。所以,我相信這位「超齡兄弟」要暫時引退,到大家都能成熟區分及應對時,再來「結義」也無不可。


資料來源: 本文選自《橋—婚姻及家庭季刊》。第148期。2019年9月